高手原创|gubit.cn

大户日记(散户日记) 第23节

作者: 北京老赵

各位可以打开浦发银行的K线图看看,1999年12月,也就是浦发银行基金配售部分上市的前夕 ,浦发银行从25元起步,短短几日,股价拉高到了27元的位置,距离上市当天的最高价格29.80元,仅仅一步之遥,一个涨停也就过去了。那时我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也就更愿意坚决持有,但对基金配售部分的上市流通 ,隐隐感到一丝的担心。事实证明我当时的担心是完全正确的,因为2000年1月,基金配售部分上市流通,当 时的浦发银行在25-27元反复振荡,而且成交量一直维持高位,跟现在的中信如出一辙,依稀记得当时的浦发银行也象中信的盘口一样,每次上涨,都有万手的压单出现,当时我天真地以为是主力资金实力雄厚,有能力把万 手压单统统吃光,股价肯定会大幅上涨,所以一直坚持不出局,可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浦发最终在2000年3月的时候,走上了一条下跌不不归路。股价在短短的半年内,一路下跌,把我高高地套在了高位。

2000-2001年的股市,大家都该知道是一个不小的牛市,股指一直在涨,许多股票翻三倍四倍,最少的也涨了50%,可是浦发银行却始终未能让我解套,反而让我亏损累累,到了2002年,大盘见顶开始漫漫熊途,浦发银行更是一路下行,到2005年,跌到了6.41元每股,那时候我的感觉真的是生不如死,每日看着那低低的股价,恨不得拎刀剁了自己。那时的伤心和绝望,真是不堪回首,不堪回首。

既然被套了那么多,再卖出也就没了什么意义,所以我也就淡忘了手中的股票,转而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做其它生意。去年,银行股大涨,浦发走势不错 ,一直涨到了28-29元附近。按理说是该解套出局的时候了,由于当时我的股东卡找不到了,密码什么的都忘 了,加上前段时间异常忙碌,也就没有卖出,一直持有到今天才有点空闲,把手续办齐,卖出了这2万股让我持有 的8年的浦发银行。获利当然是获利了,可是现在想想,这算是获利吗?1999年的50万元,可以买一、二套 不错的房子,现在虽然变成了100多万,恐怕也只能买个八九十平房的房子了吧?我这能算得上是赚钱了吗?

现在的中信银行走势,让我不仅又想起了当初的浦发银行。各位打开中信的日K线看看,上市首日股价在9.4元 一路狂升到12.19元,随机就开始了三个月的盘整。创出新低8.44元后,开始上升,截至基金配售部分和 战略投资者配售部分上市的日子,股价站到了11.4元的高位,离最高价格12.19元也是一步之遥。接着那 些非流通部分开始上市流通,盘口大单不断,万手大单连续出现,这些难道不是有人趁着股市持续牛市大幅出局,

又如何能解释呢?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中信的主力资金在吸筹码,所以才拼命压盘。可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 我想问一句,既然中信的主力资金能把股价打到8.44元,它为什么不在7月31元的位置把股价维持在8-9 元附近,反而要在10.50-11元的位置反复压单吸货呢?难道主力资金不知道那些基金配售和战略投资者的 筹码是廉价的,只要到期它们就会不断地抛出吗?又何必把股价一口气拉到10.50-11元的位置,反复压盘 来吸散户的筹码呢?

这些疑问,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的确,中信是个好股,就和当时我看好浦发银行一样,

觉得它是个可以投资的股票,但是我却不能不吸取浦发银行的教训,来认真分析一下中信是不是最好的介入机会。 看看他的走势,让我不由得非常担心,它是否会跟当时的浦发一样,最终需要几年才能实现我的盈利目的。因为它 们实在是太象了,上市的当天大涨,然后下跌,在配售部分上市之前的一段时间开始上涨,但始终不能创出新高来 ,直至配售部分套现完毕,股价并不随着大势走牛而上涨,反而一路下跌。那么接下来,它是不是又和浦发银行一 样,让更多的人见到一个根本想不到的低位呢?

这些统统不得而知,我希望我不看好中信是错误的,但现在,我觉得它实在是一堆垃圾!一堆让基金吃够了散户血肉的垃圾,并不时地相空中散发着腐臭味的垃圾!!!!!

————————————————————————

转载这段文字的目的,是想让大家保持一定的清醒,不要用幻想替代现实。

如果中信真的复制浦发的走势,至少我们可以渐次退出。而不会在均线明显下行时被深套。

所以,错不在浦发,而在于他自己不会看图。

排名接近规模相差不大 招行中信私人银行大PK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0:39 证券日报

“招商银行( 36.42,0.01,0.03%)与中信银行( 11.35,-0.07,-0.61%)实在是太有渊源了。”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如是说。“大家都是股份制银行,总资产及规模也相差不大,排名也较为相近。更重要的是,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1995年4月曾任中信集团总经理,而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此前的职位是招商银行副行长。”

本报记者 潘红敏

8月6日,招商银行在深圳宣称自己的私人银行开业。8月8日,中信银行在京召开盛大新闻发布会,宣称其私人银行在京开业。由此,双方再次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火线交锋。日前,记者分别采访了两个银行的相关负责人。

管理团队:经理加顾问VS 国际化团队

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私人银行负责人都是女将。王菁,招商银行零售业务总经理助理,私人银行负责人。张秋林,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

招商银行经理加顾问。私人银行是在其零售业务的大柜架内进行,相对独立,成为其二级部门。每一个客户经理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顾问团队,人数多达十多位,都是来自证券、基金、保险、法律、房地产等各行各业杰出人才和专家。招商银行前台的客户经理目前有60人,主要是银行内部产生。后台有产品设计、投资咨询服务两条线,从境内外公开招聘了10名专家。

“产品经理一是从本土招聘,这部分人更多的是专注于本行业,如信托、基金、证券等专业人才;而从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招聘来的人,更多的是擅长于产品组合。”王菁告诉记者。近期招行还将送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赴港接受由香港证券专业学会举办的强化培训。课程除债券、股票、期货等基础知识、产品外,还将开展公司金融与投行业务(并购、IPO等)、私募与资本风险投资、房地产与房地产信托投资等方面的专题深度培训。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团队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的团队,从性别、年龄、背景都特别注重多样化和追求卓越的团队理念。张秋林告诉记者:“从领导人到产品经理,到客户经理,一般具有从事海外私人银行经验,财产管理经验,有国外的工作、学习经验、所有的人都是硕士以上。我们是第一家在市场上公开招聘专业金融人士的银行。经理一是从现有做得比较好的理财经理提拔、挑选出来的,另外就是从市场上公开招聘的。起码到今年9月底,北京的客户经理是30个。”“从资历上讲都是银行领导级的。”陈小宪特别补充。

中信银行专门为私人银行设立了一个全新体系,“更便于引进国际上的服务标准,也更便于把真正的私人银行做到位。”

发展策略: 均衡发展VS 零售第一行

中信银行均衡发展。中信银行这些年强调的是均衡发展。陈小宪进一步解释,在过去中信具有公司业务的优势,而这一优势仍是目前中信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而且可能一段时间内还占主要的位置。
来源于:股比特 http://gubit.cn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