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书籍|gubit.cn

私募英雄 石波 第一篇之三:成功投资

  在公募基金期间,石波投资了一些很好的企业,小商品城与苏宁电器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们选择的是价值投资,要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是不是能支持上市公司的股价,比如小商品城,我认为股价还没有充分反映它的市场价值。”石波称。

  2004年,石波就开始关注并投资小商品城了。

  小商品城全名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实业投资开发、市场开发经营、市场配套服务、金属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百货、针纺织品、五金交电化工、办公设备、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等业务,公司于2002年5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石波最初投资小商品城时,该股票的价格是20多元,总市值不到30亿元。但在研究报表和实地考察后,石波发现,小商品城的商业面积为180万平米,如果以2万/平方米的价格计算,实际价值超过360亿元。毫无疑问,该股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于是,石波在管理华夏回报时,坚持买入并持有小商品城,获得了超过300%的收益。

  苏宁电器也是让石波感兴趣的公司。

  当时,苏宁电器的盈利模式曾经引来两种完全不同的判断。看好苏宁的人认为其连锁模式可以很大程度地挤压厂商利润,以低价争夺消费者,是极其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而重视风险的人则认为,苏宁的房子是租的,商品是厂家的,其实苏宁什么都没有,一旦发生风险,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当时有基金经理质疑苏宁运营模式未来存在发展不确定性,也有基金经理认为,苏宁电器的盈利模式在国内并非独家,是否能取得成功未成定论,而且还需要关注公司未来方向和扩张动力。

  石波认为,在国内,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大卖场+类金融”这种创新型的商业模式,这种轻资本类金融大卖场模式比传统百货更具有效率和规模优势,原因是:一方面,苏宁是“轻资本”的,固定资产只有25亿元,销售额却高达近240亿元,正是巴菲特所说的“投一元钱可以产出十元钱的企业”;另一方面就是“类金融模式”,这也是大家电连锁企业特有的“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即在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现金交易的同时,延期3~4个月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使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并形成“规模扩张——销售规模提升带来账面浮存现金——占用供应商资金用于规模扩张或转做他用——进一步规模扩张提升零售渠道价值带来更多账面浮存现金”这样一个资金体内循环体系。

  石波曾是最早投资连锁百货代表大商股份的基金经理,是持有苏宁电器最为坚定的基金经理。苏宁电器上市三年来上涨超过40倍,虽然石波买入苏宁电器比较晚,但因为持有时间很长,也获得20多倍的回报率。这些投资为石波管理基金的业绩提升贡献很大。
来源于:股比特 http://gubit.cn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