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书籍|gubit.cn

余论  关于公平博弈的讨论

  前面从操作的角度探讨了股市博弈层次的问题。下面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讨论一下博弈中的公平性问题。规则的公平性是决定人们对一个竞局参与的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个竞局自身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如果孤立地考虑股市博弈,那么尽管存在主力机构利用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干预市场等现象,但总的来看这个博弈仍然是公平的。因为其中不存在规则上的不平等,主力的优势是以其资金实力为基础的,而且大资金在带来这些优势的同时也带来进出困难等劣势,主力在操作中也有输的可能。由于股市博弈这种相对公平的特点,使得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众多投资人参与其中,并使得它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但股市博弈的背后却掩盖着财富分配过程中深层次的不公平博弈,只有对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进行适当修改才能消除这种不公平,使证券市场能够更好地发展,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公有制资本市场的基本思想 

  (一)公平分配原则 

  1. 商品交换是一个博弈过程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指出:商品的价格一般不等于商品的价值,商品价格的运动规律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它是由市场决定的。但马克思对市场确定商品价格的具体机制没有深入探讨,留下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象股市这类高度发达的市场的发展,今天我们可以有条件对价格机制有更深刻的理解。 

  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的交换,商品的价值是蕴含在商品中的劳动。这个定义反映的是商品最本质的价值,但在实际商品交易中很难找到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来确定这个价值。首先,生产不同商品所需的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劳动的强度、难度、知识密集程度都不相同,同等时间的劳动产生的价值也必然不相同。其次,计算劳动的价值还应该考虑劳动的有效性。如果从事的是一种没有用的甚至是负作用的劳动,那么劳动强度再大,需要的知识再多也不创造价值甚至创造负价值。一种劳动的效果如何,有时比劳动的强度和难度更难判断。有时一种有价值的劳动会被长期埋没,没有人能理解它的价值。最后,就算能设计一些计算劳动价值的方法,但每个人对每种劳动的价值也都会有不同计算方法,根本找不到一种能被所有人接受的统一算法。所以,用劳动定义的价值,虽然在概念上可以反映价值的本质,但在操作中是无法定量的。 

  一般认为商品的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但由于价值难以确定而价格是容易知道的,实际上不可能预先知道商品的价值再依此确定价格的波动空间。相反根据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论断可以反过来根据价格的波动空间确定商品的价值,这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我们可以把某种商品一段时间的价格收集起来,求出移动均线,以此反映该商品这段时间的价值。熟悉股票移动均线的人都知道,这样处理相当于制作移中平均线,只能得到一段时间之前该商品的价值,而无法确定现在和未来该商品的价值。 

  所以,商品的价值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发现的,是交易的结果而不是交易中用以确定价格的出发点。只有在知道了商品的价格之后,才能根据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原理利用价格的移中均线确定价值,而不可能先知道价值再据此确定价格。在经济学中把市场产生价格并由此确定商品价值的功能称做价值发现。 

  市场的功能是通过确定价格发现价值而不是根据价值确定价格。在研究价格产生的机制时,不能从价值出发,而要从其他可定量的概念出发。研究市场交易过程可以发现,成本价值和使用价值在确定商品价格时是起到重要作用的。比起价值概念,成本价值和使用价值要表面得多,但正因为是表面,所以它们才容易定量,才能成为确定价格的出发点。 

  一种商品的成本就是形成商品的过程中所有支出的总和。在商品交换中,成本价值对价格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作为商品的出售者,卖方所能接受的价格底线一般是商品的成本价值,低于成本交易意味着赔本,这是没有人愿意做的。商品的成本价值经常决定了商品的最低价格,在商品交易中主要通过卖方起作用。 

  在一次交易中,卖方卖出商品,收回成本,同时获利,实现自己劳动的价值;而买方付出金钱,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样成本的商品,使用价值越大,对买方越有用,则买方越愿意出高价购买。买方价格的底线是和商品的使用价值相联系的,买方可以出一个比商品的成本价高得多的价格购买一种商品,所以,使用价值与商品的最高价相关,在交易中主要通过买方起作用。 

  有了这两个参照点,我们可以对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卖方在交易中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是商品的成本价,在这个基础上他希望越高越好;买方在交易中能够接受的最高价是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相联系的,在这个基础上他希望以更少的钱购买。交易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存在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实现交易。当然实际情况还要更复杂一些。第一,商品的使用价值一般是难以用货币量化的,而且,同一种商品不同的人买去有不同的用法,其使用价值自然也不相同,所以并不存在单一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参照点是模糊的;第二,同一种商品不同的卖方成本也不一样,也不存在单一的成本价值;第三,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卖方来说,他除了需要考虑成本以外,有时也需要考虑货币的使用价值。如果在某种情况下货币的使用价值对卖方特别重要,则他也有可能接受低于成本的价格,股市中人们会割肉离场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成本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参考点都是模糊的,这给实际的价格确定过程增加了一重复杂性。 

  即使忽略以上复杂性,假设成本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可以明确确定的,我们仍然不能直接确定价格。因为一般来说,从卖方的最低价到买方的最高价之间不会仅有一个价格而是一段价格区间,在这一段价格区间中的任意位置实现交易都是合理的,要在这段合理区间中更精确地确定价格,只能靠双方讨价还价最后确定。卖家给出一个价格,顾客决定买与不买,不买再还价,卖家决定接受不接受,这一系列过程就是一个博弈过程。在这里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最终以什么价格成交主要决定于双方讲价的技巧。所以这段合理价格空间是留给博弈的,合理的价格空间越大,则博弈在交易中起的作用也越大。 

  商品的成本价值和使用价值等定量因素只能把价格确定在一定范围内,而要把商品的价格最终确定在一个点上,就只能靠博弈了。由一段价格区间到一个价格点是一次“惊人的跳跃”,循着定量计算的思路是不能理解的。在自然界也存在类似的过程。在微观世界中,量子力学的波函数只能把粒子的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确定它将具体落在哪一个点,但在物理世界中真实的电子又必须落在一点上,于是出现了物理学家们称之为“神秘的波包坍缩”的飞跃过程。这一过程是任何物理规律所不能解释的,电子完全随机地确定了它的具体落点。 

  上述价格理论也可以应用于股票,因为股票也是一种商品,只是由于它具有数量大、交易方便和同质性(同种股票互相间没有差别,类似于等面额货币互相之间同质)等性质,使得股票市场较其他商品市场更为发达,博弈规律在股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已。事实上,成本价值是确定价格的参考点的思想正是产生指南针成本分析指标和理论的思想源头。指南针证券分析软件中的成本均线和筹码分布等指标可以确定持股者的建仓成本,对确定股票未来价格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有这样一组科学的技术分析指标,所以指南针软件在预测行情时才能有惊人的表现。 

  一般经济学教材中的股票价格计算公式则给出了确定股票使用价值的方法。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很难用货币量化的,但股票这种商品比较特殊,它的使用价值是产生利润,所以能直接用货币量化。由此得到公式: 

  股票理论价格=未来一段时间每股利润÷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公式含义为:以此价格买入股票与把钱存入银行使用价值相同。这个价格应该是股票的最高价格。这是经典的股票价值计算方法,巴菲特投资时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难度在于怎样确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获利能力,巴菲特的办法是只选择一部分经营项目容易理解、经营稳定的公司进行投资。先深入地分析财务报表,再直接和所投资公司的主管层交往,当对公司的未来业绩可以较有把握的预测而市场价格又较低时才进行投资。 

  股票的价格以它的成本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参照,并最终通过市场博弈确定,所以要全面分析股价走势需要在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博弈计算。
来源于:股比特 http://gubit.cn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