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赚钱技巧 弱市套利操作|gubit.cn

股神巴菲特四大弱市炒股法则

生存法则三:寻找股票的安全边际

补仓补到破产

股民小陈一直自称是价值投资者,尤其笃信“安全边际”法则,“内在价值大于价格,就有了安全边际。”——这句话他一直挂在嘴边。去年10月,听了某分析师推荐煤炭股,自忖;“煤电的价格到了冬天还是要往上涨,现在的内在价值肯定很高。”于是,68元入了当时走势红火的西山煤电。

由于有“安全边际”作保障,小陈心中颇有底,于是遵循巴菲特的教导,在“安全边际”以下就大胆操作。越跌越买,一路补仓,却只能眼巴巴迎来了该股32元的“底部”,尽管他一再补仓,现在的平均价位也仍在50元左右,深套其中。

“它的内在价值到底有多少?我是不是搞错了?”小陈很是疑惑。

什么是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这个概念听起来很高深,其实很简单,就是寻找价格大大低于内在价值的质优价廉的便宜货。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你看到一件名牌西服,过节促销打5折,赶紧买下来,回家还直说:拣便宜了。

所谓安全边际原则,其含义就是像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一样,用比实际价值更便宜的价格买入好股票。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就是:用4毛钱的价格去购买价值1元钱的股票。其实就是用相当于实际价值4折的价格买入股票。

而一旦用4毛钱买到了价值1元钱的股票,你就有了“6毛钱”的“安全边际”。有此后盾,如果股价继续下跌到3毛、2毛,你也尽可以大胆买入。事实上,据统计,巴菲特投资的绝大部分股票都是“一买即套”的。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喜欢作这样的比喻:买股票不是到百货公司买香水。你买奢侈品,目的是让别人说你有钱,买得起贵的。买股票应当像是买日用品,只要能用、好用、管用,越便宜、越省钱越好。“我大胆地将成功投资的秘诀精炼成四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格雷厄姆说。

巴菲特也有句名言:“付出的是价格,得到的是价值。”其实,价值投资者寻找的就是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异,这正是投资盈利的来源。

正因为这样,格雷厄姆、巴菲特等人才更喜欢在“弱市”中生存,因为只有大幅下跌的市场里,才能淘到“便宜货”。而在股价普遍高估的大牛市里,他们往往急着卖股票,或者什么事也不干。

“内在价值”太虚了?

买便宜货的道理我们谁都懂,但股票毕竟不同于衣服,普通投资者怎么能认定,它的价格到底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明明价格已经脱离价值了,还以为有“安全边际”,那就糟了。

“可是我怎么算得出内在价值啊?”这是很多投资者的内心呼声。特别对于喜欢追求精确“卖点”和“买点”的人,巴菲特可能真是个“大忽悠”。

巴菲特本人对于内在价值的计算最为详细的叙述出现在1996年致巴克夏公司股东的信中:“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而且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时必须相应改变的估计值。”

此外,巴菲特还坦承:“我们只是对于估计一小部分股票的内在价值还有点自信。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手把手教你算

“把南航的每架飞机都拆成零件,把价格全部加起来,除以总股本,再跟股价比,看是高了还是低了。”有人这样算南方航空的内在价值,虽然极端,但也表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其实,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人还是在其著述里教了一些招,我们总结出以下一些随处可查的“傻瓜指标”,在你“拆飞机”之余,也可以拿来参考:

1.市盈率:

一般来说,蓝筹股低于10倍,周期性股票低于5倍,应该有安全边际。

2.每股净资产

这个指标最稳妥,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股票,从理论上说就是“打折”的,安全的。一般这个数据是按照年报来算。

至于这样的股票现在有没有,巴菲特告诉你:每等一个周期,就肯定会有。事实上,2005年时A股里比比皆是“打折股”。

3.每股现金流

“如果流通资产多,就等于你买股票的钱就是买钱的钱。”这句话很拗口,事实上,巴菲特算内在价值的一大依据就是每股现金流。

举个例子,一个公司有20亿流动资产,股本是10亿股,那么每股现金流是2元。只要此时股价低于2元,就是有安全边际的,因为你的一股里就有2元钱的现金。

最近有一家地产公司公布的年报现金流是-40亿,这也说明了银行地产股为什么很危险。

4.资产回报率

这个指标很简单,越高越好,一般要求高于10%。

巴菲特持有好时巧克力公司,因为好时巧克力的资产回报率很高。而他就不喜欢钢铁行业,家电行业的股票,因为投入太大,回报率不高。

但也要辩证看,很多小公司的资产回报率会比较高,但不能说明问题,因为他们变大之后,回报率往往会下降。

5.公司本身

以上的指标都要建立在投资者对公司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安全边际”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就是公司本身。一般来说价值投资者都不喜欢小公司,而喜欢大公司和有成长性的公司。

建议投资者选择行业中的龙头股。在价值投资理念下,龙头股是各行业中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这类公司往往市场份额很大、竞争优势明显、业绩增长平稳、投资风险较小。 

最后提醒:学会止损但不要盲目止损

如果你真的领会了安全边际,并有幸找到了基本满足以上各项指标的股票,那就请不要“综合运用”止损原则,因为它们属于不同派别。

事实上,仅以巴菲特旗下的巴克夏公司来说,在1973年-1974年的经济衰退期间,它的股票价格从每股90美元跌至每股40美元。在1990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它再次遭到重创,股票价格从每股8900美元急剧跌至5500美元。如果按照“止损原则”,巴菲特应该离场很多次了,但那样,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首富了。 

但如果想要的安全边际始终不来呢?那么只有两个字:等待。由于市场交易群体的无理性,在3至5年的周期里,总会等到安全边际出现的那一刻。(

生存法则四:“金字塔买卖法”建仓

勇往直前导致深度套牢

持续了5个多月的股市大调整,股指从最高的6124点逐级而跌到近期最低的3516点,几乎刚好形成“腰斩”。在反复出现的下跌调整和反弹回升中,投资者逐渐认识到:股市操作不能没有计划和策略部署。

经记者了解,至今在股市重挫中被深度套牢的真实例子不在少数。有人在海螺水泥(600585)股价90元时全仓杀入,但5个月后该股最低跌到42.05元,直到上周也还没回升到48元以上,账面损失50%以上;有人在中国平安(601318)股价120元左右时重仓介入,但股价一路下跌到了最近的56元左右,账面损失也超过了50%;也有人在中国铝业(601600)股价50元左右投入了大笔资金,但跌势难止,至今被“腰斩”至24元左右。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综合这些投资者的操作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错误判断股市趋势的前提下,重仓买入了某只或几只个股。殊不知,股市疯涨时的“博傻”策略,已经不再适合“扭头向下”作调整的股市情况了,更不适用于现在的“弱市”阶段。

“寻找底部”被认为是现阶段的股市特征,而近来股市又被公认为“弱市”,就算近期股市已经下探到底部,但很可能反弹力度太弱,股市再度下挫,措手不及的投资者要么被套,要么被盘整的走势“折磨”。那么,对应这些市场情况,有没有一种减少被套并增加盈利可能的基本策略安排?“金字塔型买卖法”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金字塔”入货时机已到

广州运财行理财投资公司执行董事阙鸾锋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弱市”的实际操作之中,一次性地重仓介入某只股票,所承受的风险比分散投资要大;而重仓介入某只或几只股票比逐级分批建仓承担的风险也大,因此,对中小投资者乃至一些机构大户来讲,“金字塔”式的逐级建仓方式可以更好地降低风险、保障收益。

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假如某投资者用5万元钱投资做一只股票,在大盘下跌探底的过程中,假设不计算券商手续费和印花税,他用3元买入2000股,之后跌到2.8元再买入4000股,而当跌到2.66元又买8000股,此时他就共有14000股,均价2.75元。如此在下跌中不断追加买入,直至在低点“建仓”完毕。这就像一个“金字塔”,开始买得不多,越跌买得越多,这样可以拉低总体的股价成本。万一股票反弹后再下跌,因为有大量的低位买进的股票作支撑,所以只要及时离场,有望保住盈利或减少损失。

“这样不仅降低持股成本,增加了持股数量,而且股价根基扎实。”阙鸾锋表示,控制仓位也可以按照比例来进行,当判断股价处于探底过程,可以按照仓位的20%、50%、80%、100%地逐步来“越跌越买”。

对于近期股市,阙鸾锋认为,近期沪指3500—3700点区域已经是一个阶段性底部,投资者应当考虑大胆进场持仓,“我认为,股指在3500—3750点是今年入货的绝佳机会。”

切忌盲目追涨

分析人士建议,之所以可以进行逐级的分批补仓,是建立在第一次建仓就不满仓介入的基础上,而且要有一定的计划性。一般来说,介入的个股不应追高,第一次介入时即使是再看好也不应满仓介入,要有风险意识。当介入的个股出现10%的跌幅时,要重新审视该股的基本面;如遇明显的大资金放量出货情况,那不宜补仓反而应该止损;如发现该股基本面仍佳,只是随大盘下调或是其自身的回档而未放量,那么可以补仓,补仓的量可大些。如果该股价格仍下调,在其下调20%-30%后,可以再次补仓。

同时,如果遇到自己建仓后的个股上涨,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应控制住追涨的冲动,尽量不提高成本。当然,对特别看好的个股可以适量追入,但这部分筹码应进行及时了结。

在弱市中卖出股票时,应以“金字塔”方式进行操作,股价上涨时,一路获利了结,逐步减少持股数量,如上述5万元钱投资做一只股票的例子,当该股回升到3.07元时卖出2000股,3.38元时卖出4000股,3.34元全部卖出余下的8000股,此波行情他动用资金不满40000元,盈利可达到20%以上。这种“金字塔型”减仓策略,就是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时,先少量平仓,股价越高,平仓股数越多。此外,“金字塔”式也适用于基金申购。

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基金,分析人士建议,这种“金字塔买卖法”关键是要控制好自己资金投入的比例。
来源于:股比特 http://gubit.cn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