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暴跌 大跌操作技巧|gubit.cn

从6124点大跌以来的经验教训(2)

 三、A+H;沪深港股最后谁握定价权?

  前已叙及,过去极大多数股票是香港比中国大陆的低,仅是沪深股票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价。现在中国平安与招行在两地价接近了。但香港定价就一定对吗。其实香港股市在定价中,也有较大盲目性;他们对银行、保险等金融股与房地产股比较垂青(所谓的银楼与高楼);因此,比欧美各国定价高。而对工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股则定价较低。

  此外,香港同胞不太搞得懂什么叫“股权分置”、“大、小非”及“战略投资者”,因为那里没有这个问题。

  此外,香港的股市与美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就是七分之一的美元。它那儿的货币政策很受美联储影响;美国降息它也降。与中国大陆迥然不同,他们不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只有三大工具(利率、准备金率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国从去年10月以来实行十分从紧的货币政策,除传统的三大政策还加了一个“极紧的窗口指导”、“财经纪律”式的“额度制”管理。这就使得中国大陆目前的货币政策比美国、香港,甚至比1989年的日本及台湾(地区)还要紧,可以说是中国内地实行的是十分从紧、极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此外,有的(A+H)股票中国内地权重大,香港权重小;有的则相反;因此,谁主最后定价权,从长远看还不一定呢。投资者也要高度关注、警惕这个问题。

  四、做好股票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论

  “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发现,凡是股票做得较好的人,都是认真学习理论的。

  中国有一句股谚就是“股市无专家”。就是说股市如战场,变化太大太快了;三天不看报,不研究就会恍如隔世。

  韩国也有一句类似的股谚:“做十年股票的人水平与做一年股票的一样。”其大意也是股市变化太快了。做十年股票的人有老框框、老思想,难以适应新形势。而做3-6个月的又经验太少了,因此做一年的人水平和做十年的人不相上下。

  笔者每天早上第一件就是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金融投资报》《晨报》、《21世纪经济》、《国际金融报》。每周六又买一大堆报刊读报1-2天。虽然一年花了几千元报刊费,但日积月累,学习了无数大家奉献的理论知识,也尽可能地防止了股市、债市的大亏。

  比如,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当时一见中央提出此政策,就该把股票全跑光);这里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结果却差得很大,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懂货币政策、弄懂“三大工具”与“额度制”,弄清楚中央及央行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这种决策的。要弄懂央行害怕、反对通胀的原因及平抑决心。(注意:至今没有松动迹象,这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关于从严控制第二套房贷款的讲话,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态度依然坚决、坚定不移。)
来源于:股比特 http://gubit.cn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