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字写得工工整整,后来,字写得歪歪扭扭,整封信占满了八张稿纸。这也许是父亲魏尚征写的最长的一封信,这封信饱含着他的心血和泪水。它是魏尚征留给魏莱的唯一的文字遗物,也是一份遗产,魏莱视之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自从叔叔转交给他之后,这封信一直伴随着他。
每当他看一场与朝鲜战争有关的电影,或者看到一部关于朝鲜战争的书,他就禁不住要把父亲的信捧出来读几遍。这封三千字的信,他说不清楚究竟读了多少遍,几百遍了吧,信里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
有一段时间,魏莱的大脑被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战争信息占满。为了弄清楚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他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想象战争的场面,有时候,做梦都在想这些。
当然,看的最多想的最多的,就是父亲的这封信。看的次数多了,纸发黄了,边角破了。眼看就要毁坏了,魏莱急了。后来,魏莱专门把这封信裱好,还复印了一份,又工工整整地抄了一遍。他把原件细心地保存起来,作为永久的珍藏。这封信是他父亲唯一的文字遗物,理所当然地成了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每当想念父亲之时,他就情不自禁地把这封信的复印件拿出来,从头至尾地读一遍。
在读这封信时,不同的时期,他有不同的感受。
在上大学前,他第一次读到这封信,他觉得这些置父亲于死地的人真他妈讨厌,也该死,他愤怒,他真想弄清楚,究竟是哪些王八蛋犯下了如此伤天害理的罪行,他很不得撕碎他们,替父亲报仇雪耻。
在大学毕业之后,他接触社会,懂的事多了,了解到朝鲜战争和那场运动多了,听到的故事多了,看的书多了,思考的事理多了,慢慢地,他开始改变想法。魏莱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从前辈几代人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事实,他们都在无条件地自觉地为了国家利益而拼搏和牺牲。他从他的前辈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卑微的崇高,一种视死如归的慷慨,一种精神的升华。无数个人和家族的牺牲换来了这个国家的独立和新生。
当他下海之后,失去了与社会直接联系的纽带,他对父亲的信又有了新的认识。他感觉到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直接占有的小民百姓,在一个缺乏基本保障制度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死就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是无法自助的一群。就象曾祖父,祖父,父亲,还有叔叔,他们的命运就在少数人的手中,他们对国家寄予无限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他们甘愿去牺牲一切。他们只有牺牲,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到他做了期货,当每天面对市场风险的时候,魏莱又从父亲的遗书中感悟到一个壮士慷慨赴死的气概,一种崇高的悲愤的力量,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在他的内心得到自然的传承,他无所畏惧。父亲在他这个年龄,上了战场,不怕流血牺牲,还当了战俘。他奋斗过,拼搏过。这样的人生是无畏的人生,无悔的人生。
在父亲的信中,魏莱逐渐地理解了一点,在父亲的最后时刻,他仍然珍视生命的价值和个体存在的尊严,尽管他已经看淡了生死。至少在他决定了结生命的时候,已经非常超脱,已经成为一个藐视一切邪恶势力的超人,他决定以死来抗议诬陷他的邪恶势力,魏莱佩服他的精神。
魏莱设想,我的伟大的先辈们,如果他们生活在我的时代,他们也一定是一群冲在最前面的勇士。在金融战争年代,我就是他们的化身。我是战士的后代,我应该毫不畏惧,我应该冲锋在前。
啊,我的伟大的先辈们,你们是多么的勇敢,当你们面对贪婪无耻的八国联军气势汹汹的日本侵略者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时,你们勇敢地冲在最前面,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我没有机会战死在疆场,却要面对人生的另一场战争,金融大战。我曾经犹豫过。每当我想起你们勇敢地面对生死之时,我感觉到我是不是太软弱。当我想到我就是你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战士的后代时,我感觉到不能回避,因为,我和你们一样,也是男子汉,我要在这场新的战争中获胜,这是一场属于我的战争。
英雄?
只是匹夫之勇,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在深圳这个地方,大家看的是你有没有能耐赚到更多的钱。金钱是一个硬指标,谁也不能例外,这里通行的是金钱本位。
一天的奔波。一天的疲劳。一天的兴奋。
沉睡,鼾然大睡。灵魂又回到了自己的肉体。渐渐地复原,恢复体力。就象电池充电一样,慢慢地充电。身体因为休息而充电,渐渐地恢复,体力充沛,精力充沛,大脑更加管用。休息,就是给生命充电。 |
|